教資考試 | 教師資格考試題庫 | 教師資格閱讀資料 | 教師資格招考信息 |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血衣》的主題以及藝術語言,感悟作品形式的構成因素——藝術形象。
過程與方法:在對王式廓《血衣》的描述、分析的過程中,認識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提高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文化的情景中感悟藝術作品,深入感受藝術的文化內涵,提升對于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血衣》的藝術特色。
難點:理解作品通過藝術形象表達的主題。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播放樣板戲《白毛女》的視頻片段,提問學生:視頻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學生觀看視頻并回答:講述了在改革開放之前,貧農受到地主壓迫的故事。
教師進一步引導:在近現代的作品中出現了很多反應階級斗爭的作品,《血衣》是其中的經典之作。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血衣》,看看這幅畫作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引入課題。
活動二:描述分析
1.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欣賞作品,老師提出問題:《血衣》是誰的作品,給你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素描作品《血衣》是王式廓的名作,給人真實、震撼人心的感受。
2.引導學生繼續觀察《血衣》,并提出問題:畫作描繪了什么內容?
學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師總結:取材于我國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場景,反映了當時兩種階級的矛盾沖突。畫面的戲劇性鎖定在一位悲痛欲絕的婦女正舉起血衣的瞬間,身邊的人群或悲憤或哀傷,同時在沉郁渾厚的黑白色調中匯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訴。
3.播放《血衣》局部圖片,提問:畫面中哪一個是主題人物?藝術家是如何揭示地主對民眾殘酷剝削的呢?
小組討論并回答,教師總結:手舉血衣悲憤控訴的婦女構成了形象和情節戲劇性沖突的焦點和中心,她控訴的對象就是對面低頭彎腰的地主。通過道具血衣、地契、失明的老奶奶、癱瘓的青年揭示了地主對民眾的殘酷剝削。
4.繼續引導學生欣賞《血衣》并追問:作品是怎么凸顯主題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作品中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在生活中遭受過巨大不幸的婦女,她的痛苦,哀傷和憤怒都在形象的動態中表現出來。人物形象真實的再現,更揭示出人物內心的世界,也能表現出她曾久經磨難的痛苦和背后剛毅的性格。
畫家用黑白對比的手法,剛勁有力的線條,對人物從宏觀到具體的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性與現實性的完美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就這樣通過典型形象和其周圍的氛圍環境來凸顯了主題。
活動三:總結解釋
教師提出問題:在欣賞《血衣》這類藝術品的時候,可以通過對于哪方面的觀察、分析、體會畫作的主旨和情感?
總結回顧:通過對于藝術形象的塑造進行分析。在這類畫作中畫家通過對于人物形象的面部特征、肢體語言、服飾道具等多方面的描繪,展開故事,表達情感。
活動四:欣賞評價
教師展示《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作品,展開研討會,請學生以美術學習小組為單位,自主選取畫作,并分角色扮演畫中的人物,真實的再現畫中的故事。學生積極參與,并上臺展示。教師鼓勵學生,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藝術形象對于畫作主旨的表達。
活動五:小結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并引導學生要熱愛生活,善于發現生活的美。
2.查找資料并思考除了藝術形象之外,美術作品還能通過哪些構成因素表現主題,抒發情感?
四、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