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閱讀是國考行測中的重要題型,不管是題量,還是分值都不容小覷。而主旨觀點題又是片段閱讀中的重中之重,篇幅較長,結構復雜,很多同學只能望洋興嘆。其實,只要掌握了“對策”,就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快準狠找到文段的主旨觀點。
所謂的“對策”,是指對題干論述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法,就行文邏輯來看,作者論述問題的同時還提出對策,那么對策就是作者對問題思考的最終落腳點,是作者意在說明的內容。也就是說,對策往往是文段的重點。一般而言,片段閱讀中對策的表述有兩種:一是由“應”“要”等標志詞引導直接描述對策,二是通過假設關系來描述。假設關系以關聯詞“如果……那么”引導,如“如果能夠制定一部全國性法規,就能有效解決當前的城管工作中存在的‘暴力執法’問題”,強調的是“制定全國性法規”的重要性。
下面我們以兩道例題看看具體做題過程中是如何快速抓對策選出答案的。
【例1】在一些英語國家,人們長期以來存在語言優越感,其外語能力并不能令人滿意。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因為英語地位優越,美國人一直很自負,不重視外語人才的培養,結果在伊拉克戰爭中吃了虧。類似的經驗教訓啟示我們,不應只把眼睛盯在英語等少數幾種使用范圍廣泛、使用人數眾多的語言上。國家在制定語言人才培養政策時,要有統籌規劃的意識,應充分考慮各國、各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像保護瀕危動物和生物多樣性那樣保護瀕危語言、保護文化多樣性。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應以尊重、謙虛的態度面對語言的多樣性
B.國家的語言政策應當與時俱進、不斷調整
C.保護瀕危語言是語言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標
D.制定語言人才培養計劃應有更全面的考慮
【中公解析】D。文段首先由英語國家的語言優越感引出美國因為不重視外語人才的培養導致在伊拉克戰爭中吃虧的例子,然后以“類似的經驗教訓啟示我們”提出對策——國家在制定語言人才培養政策時,要有統籌規劃的意識。這個對策就是文段重點。D項是文段觀點句的同義轉述。A項未涉及語言政策的制定,B項的“與時俱進”文段未涉及,C項的“保護瀕危語言”非文段強調重點。故本題選D。
【例2】如今,傳統的社會就業觀的堅冰在一層層融化,科學的事業發展觀的陽光在一點點升溫,學子們終于豁然開朗,體面和尊嚴不是外在的虛榮,而在于自己辛勤勞動的成就,事業騰挪的空間。如果鄉村同樣能夠圓夢,有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有事業發展的天地,為什么還要駐守于城市的蝸居甘為“蟻族”?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鄉村也是學子們大展宏圖的天地
B.學子們的社會就業觀已經在發生改變
C.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于在城市發展
D.體面尊嚴并非只在城市才能獲得
【中公解析】A。文段首先介紹了傳統的社會就業觀正在改變,然后說明學子們對體面和尊嚴有了更務實的認識,末句以假設句提出觀點——鄉村同樣能幫助學子實現夢想,發展事業,沒必要都駐守于城市。選項中提到“學子”“鄉村”這兩個主題詞的只有A 項,故本題選A。
通過這兩個題目可以看到,只要掌握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抓準“對策”,戰勝片段閱讀就不是一件難事。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