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
【考情分析】
關于自我意識的內容,客觀題考察居多,例如單選或判斷題;其次會以案例分析題來進行考察設計。
【認識一下】
◆知識點一:大家好,我是自我意識!
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存在以及與周圍人或物的關系的意識。
你學會了嗎?
2.5歲的紅紅還不會自己吃飯,可偏要自己吃飯;不會穿衣服,偏要自己穿。這反應幼兒( )的發展。
A.認知 B.情緒情感 C.個性 D.自我意識
課代表有話要說:自我意識的萌芽在2~3歲,而2.5歲的紅紅正是處于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同時她認為自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對自己的所作作為產生了看法和觀點,因此屬于自我意識的發展。
◆知識點二:如果你有這樣的特點,說明我已經看上你嘍!
1.分離感
自我意識的分離感是指一個人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身體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哈哈哈)
2.穩定的同一感
指一個人知道自己是長期的持續存在的,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點,都能認識到自己是同一個人。(你把馬甲脫了我照樣認識你!)
◆知識點三:自我意識的心理成分,關系有點不簡單啊!
自我意識是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監控等三種心理成分構成的。這三種心理成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統一于個體的自我意識之中。
1.自我認識(首要成分或基礎)
自我認識包括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
(1)自我觀察:將自己的心理活動作為被觀察的對象。(反思自己)
(2)自我分析:人把從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所觀察到的情況加以分析、綜合,在此基礎上概括出自己個性品質中的本質特點,找出有別于他人的重要特點。(我有什么別人沒有的呢?)
(3)自我評價:建立在自我觀察和自我分析基礎之上,是對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會價值的判斷。(我是個什么樣的人?)
2.自我體驗
是指自己對自己懷有一種情緒體驗。(比如自尊、羞恥、自信等)
自我體驗的內容很豐富,主要包括自尊感、自信感、成功感與失敗感。
3.自我監控
自我意識在意志和活動方面表現為自我檢查、自我監督和自我控制。
課代表:它們三者之間可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知識點四:我的階段和特點
1.自我感覺的發展(1歲前)
甚至不知道手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是什么吃了它,傻孩子那是你的手)
2.自我認識的發展(1~2歲)
孩子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的前提是要和媽媽分離,即“母子同一性”。
3.自我意識的萌芽(2~3歲)
兒童在2~3歲的時候,掌握代名詞“我”,是兒童自我意識萌芽的最重要標志。
4.自我意識各方面的發展(3歲以后)
【實驗介紹】
經典實驗——點紅鼻子實驗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詹姆斯設“點紅鼻子實驗”是研究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經典實驗。
實驗者在88名3~24個月的嬰兒鼻子上點一紅點,然后觀察他們照鏡子時的反應。結果發現,15~24個月的嬰兒會對著鏡子觀看自己的身體,并對著鏡子觸摸自己的鼻子,這說明幼兒自我意識中的自我認識成分已經出現。
【小試牛刀】
1.“我好開心,今天我當了值日生,老師表揚了我”。這句話反映的是幼兒自我意識心理結構中的( )。
A.自我認識 B.自我體驗 C.自我評價 D.自我監控
2.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
A.自我控制的發展 B.自我調節的發展
C.自我評價的發展 D.自我體驗的發展
3.如果某種行為受到教師的表揚或自己做成功一件事受到其他小朋友的稱贊,出現微笑、得意的表情是( )。
A.自尊心較強的表現 B.自信心較強的表現
C.好勝心較強的表現 D.獨立性較強的表現
4.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反映了幼兒自我意識結構中哪一部分的內容( )。
A.自我認識 B.自我體驗 C.自我評價 D.自我控制
5.案例分析題
材料:
東東因打人未拿到小紅花,而其他小朋友都拿到了。媽媽接他時,他不想回家,非要拿到小紅花才肯離園。經過說理教育,他明白了道理。從第二天起,他自覺控制行為,每天都問老師“我今天表現好嗎?”一天,老師說他有進步,給了他小紅花,他高興極了。
根據材料,分析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點】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同時自我意識還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
材料中東東因打人未拿到小紅花,不開心是一種自我體驗的表現。
材料中家長對東東小朋友說服教育是自我評價的表現。
第二天東東開始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自我控制的表現。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